近年来,海南的水彩画由于不少优秀画家的努力,展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这些艺术家们在切入现实生活和进行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注入自己艺术理想、充满热情且极富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在题材内容上呈现出多样化,而且在表现手法和技巧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表现生活、反映时代,这是海南水彩画的特点之一。艺术家们关注社会,面向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去发掘创作题材,然后通过自己作品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这是海南当代的水彩画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一定的时代感的原因。
在海南的水彩画中,占重要地位的是风景画。在创作实践中,艺术家们强调的是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从潘正沂的《山泉》、王家儒的《岁月留痕—海口老街》、陈奕文的《海风》、周建宏的《渔村月色》、李生琦的《渔港》、姚振学的《小河嘎声》、吴源的《晌午》、陈光海的《黄昏的风景》、陈海佳的《大地》、李朝繁的《家门》等作品中,你不仅能够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看到变化着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也能从这些创作中窥见艺术家们对生活的观察、对现实的感受和对艺术风格的探索与追求。他们的作品从单纯的再现自然景色,逐步过渡到构图完整、形象丰满的现代风景画。
海南当代的水彩画中,表现人物的相对少一些,但其中不乏好的肖像作品,画家们将自己的视角投向了社会生活中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各种人物,有表现革命战争时期的烈士,如符祥康、罗继贞、王小飞、马杰等人合作的《李硕勋烈士》;有表现当代劳动者的,如丁孟芳的《春光》、关义觉的《阿妈的忆语》;还有表现现实生活中画家们所熟悉的人物,如王小飞的《打瞌睡者之三》、马杰的《涛声》等。这些肖像作品不仅生动体现了当代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反映出劳动者们的勤劳与朴实。
从表现形式和风格来看,海南的水彩画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在表现形式上,艺术家们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有些画家在创作中,不是按照传统去描绘,而是通过强调色彩的情调与意境,去改变对象的固有色,将不同对象锁定在一个固定的色调里,以渲染画面特定的诗意,如张风的《温馨》;有的是借物抒情,通过画面单纯的色彩、直线与曲线的律动去营造一个东方式的静谧而又幽远的世界,如符祥康的《勿忘我》;有的采用简练、概括的色彩和近似表现主义的手法去描绘,富有强烈的绘画性,如林先动的《如梦的歌》;有的则追求一种无成见的单纯的美,如洪太武的《正午》等。总之,画家们追求探索的是新的造型构思和具有时代感的表现手法。
从艺术风格上看,海南的水彩画大体上形成了两类不同的风格:一类是即兴式的,以写生为主的作品,描绘比较真实,绘画性较强,表现出三度空间和一定的深度,也表现出了物体的质感及丰富的色彩关系。另一类是注重生活感受,讲究制作,以创作为主的作品,在处理手法上比较概括,注重合理的空间处理,强调单纯的色彩对比,清晰的线的变化及素描的黑白关系,同时又融会了油画、国画、版画的优点,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海南的水彩画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和内陆的大省、强省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艺术家们还需做更大的努力,来开拓水彩画的创作空间,丰富水彩画的表现领域,提高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从地域上来看,海南作为我国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岛屿,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其独特的地貌、生态、气候与民俗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特别是被誉为“活化石”的黎族民间艺术形态,为艺术家在内容的选择、深化和形式的创造上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空间。而如何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创造富有海南地域特点的水彩画作品,是当代海南水彩画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水彩画的表现领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改善,也给海南的水彩画家们在技法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的画家必须掌握水彩画材料上的各种性能,使绘画的技艺能够更好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做到意到笔随、随心所欲。为此,海南的水彩画家们必须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加强对水彩工具材料的掌握和探索。
海南的水彩画还很年轻,缺乏“大师”级的艺术家和具有震撼力的精品力作。但这也正是海南水彩画发展的前景所在、希望所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南水彩画家们在不断地思考、创作与积累中,一定会开创出一个新的绘画局面,一定会走向辉煌。
海南省水彩画艺委会秘书长王锐
来源:2005年《中国水彩》31期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